《补偿生物信息能量---生命健康长寿的新发现》发表在辽宁老教授协会通讯,2011第21期

2022-12-20 15:19

                                             辽宁老教授协会科技委  袁心洲

人为什么衰老、为什么得病?人的寿命到底是多少?现代医学仍然难以解答这些难题。中国医学却早在数千年前就发现:是身体里的元气在主导人体寿命和健康,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影响,健康水平随之下降,各种疾病接踪而来,中医的结论是:生命体内的元气不断衰减所致,要健康长寿必须要补充元气。

可是如何补充生命内体的元气、战胜疾病、延长生命?古往今来,由于科学技术条件所限,人类一直没有找到科学的、补充元气的有效途径。究其原因,是人们不清楚元气到底是什么物质,它来源于何处?

量子物理学的新发展为我们找到了理论根据。我们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元气来自生物(包括遗传因素),元气就是生物微波携带的生物量子,即生物信息能量,它是维持生命基本存在的微观能量。这种微观能量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子,它定蛋白质分子合成的速度和构象,因此影响細胞的生理功能或遗传特性。DNA在控制生命活程中,会发射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不同相、具有广谱特性的生物量子即生物微波,但是有几或多种属于於自己而区别於其它物种的生物量子,因此不同生物发出的生物微波对细胞生理功能和遗传特性有著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人体食用的植物苗所发出的生物量子,是生命体离不开的基本元气,人体接受植物苗发出的微波,就是补充元气即补偿生物信息能量【  1   】

50多年前,俄罗斯华人科学家姜堪政博士的研究成果是:生物体分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可以向体外发射生物微波,这种微波载有生物的生理信息和遗传信息,即携带生命信息。他发明了场导舱-电磁波屏蔽体,通过生物学和医学临床的方法证明了他的场导发现和理论。他因此科学成就获得了国际信息能量科学院(莫斯科)院士、俄罗斯医学技术科学院院士、医学博士的学位,成为生物微波这一新科学的领军人物【 2、3、4、5  】

从1991年开始,我国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重复了姜氏实验,验证了姜氏生物场导理论【 615】,但是,由于试验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采放大生物微波,特别是无法在普通电磁环境里研究,影响了该科学深入发展。

那么生物微波是什么样的物质?能否可以应用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主动采集、放大并且发射给人体呢?

生命信息场导仪的发明【16 】为我们探索生物微波这一科学新领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几年来,沈阳天磁力生物场导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作了大胆的探索【 17、18  】,进行了从人体到植物的多项试验,应用生命信息场导仪及其扩展设备-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 19  】,比如舱和床(其原理与生命信息场导仪相同,结构有区别),进行了临床研究。在普通的电磁环境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取得了可喜成果。试验的供体由可食用的植物苗,扩展到一些中药苗,由原来的普通保健试验提升到有针对性的治疗试验,受体则由人体、植物扩展到饮水、白酒、亚麻油【 1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微波具有广谱特性,不同植物苗发出的生物微波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场导效应。我们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发现了生命活动的本质,对生命有了新认识。

一.生物微波改善人体大脑功能的试验

台湾工研院蔡博士对生命信息场导仪进行现场检测

1.2009年4月,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科研小组应邀来中国沈阳天慈力生物场导应用技术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考察时,作了现场检测和临床验证【 1  】,由于篇幅所限,只摘录1个人的实验检测报告。见左图。检测设备:美国小海豚意识研究机构的全套检测设备,检测负责人: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蔡淑慧博士。生物微波供体选择长势良好的、人体可以食用的小苗比如小麦、玉米、油菜等,受体是台湾参加实验的人员,有知名专家、学者锺桀博士等4人亲自参加。锺桀博士,蔡淑慧博士是在电磁屏蔽环境条件下(在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里)做的试验,其余2位实验人员则是在普通电磁环境里使用生命信息场导仪做的实验。由于篇幅有限,只选择表1做说明,试验前后的检测结果,如下:

表1蔡淑慧博士的腦波圖检测 (閉眼分析)

第三天(4/16)

場導艙前 

場導艙後

再加上場導床後

檔名

(TSAI-1C)

(TSAI-1C)

(TSAI-1C)

閉眼

q

a

b

q

a

b

q

a

b

左腦 (L) %

48.9

36.3

14.7

46.6

38.9

14.4

44.3

41.6

14.0

右腦 (R) %

49.3

36.5

14.2

46.3

39.3

14.3

43.9

42.7

13.3

同步比值 %

0.82

0.55

3.52

0.65

1.03

0.7

0.91

2.64

5.26

腦波分步綜合說明

1.閉眼同步性以躺完場導艙後改善最大。

2.閉眼後,b波從最大14.7%降至13.3%,顯示有平靜去煩的作用。(閉眼最佳值為13%以下)

3.a波明顯提高。

腦波基值




腦波分步綜合說明

1.腦波基值10Hz原本分散亂,約50%比例呈現。感應波十分強(<5Hz)。

2.場導艙後,腦波10Hz強度增加,比例提高。

3.再次場導床後,腦波10Hz強度增加且集中,比例提高約70%。

4.15Hz為空間電磁干擾波。疑似電箱所干擾。

5.依據腦波基值分析,場導之後有大腦修護的功能。此變化是以往很難達到的。在共振音樂大腦修護CD也要聽上幾個月。因此場導效應對大腦修護的成果十分驚人。

腦波圖

(振幅太小氣不足)


(大慢波疲累)


(少量 a氣不順)


(a波比例提高)


(a波振幅增加)



(規則及強有力的a波)


腦波分步綜合說明

1.原本的腦波時序圖很明顯氣不足,且以出現大慢波。及不規則的a波。

2.由腦波分佈圖 已知a波明顯提高。

2.由腦波時間圖也看到週期性的a波明顯變強及結構漂亮。

实验者置身于身生命信息能量补偿装置内,或在普通电磁环境里,在生命信息场导仪机器上通过脚掌部接收小苗发出的微波。

临床检测数据显示:这些小苗发出的微波对大脑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同时也表明生命信息场导仪采集到的生物微波是处于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发射给人体后,引起大脑生理活动的改变,说明小苗向外发出的微波载有能够引起人体脑功能改变的生理信息。

二.生物微波对人体保健康复试验

从2008年到2010年,我们应用生命信息场导仪及其扩展设备、舱、床作了100多例人体临床试验。我们称这种实验为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其中有部分人体临床实验成果,已经发表在《中国健康月刊》2009,5月,第29卷,第5期,P203-205,上,现摘要如下:

“2009年,我们应用自的生命信息场导仪、场导床、舱等设备(即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选用小麦、玉米、高粱、油菜、白菜、苦丁等小苗,作生物信息能量(即生物微波)发射源,让62名患者透过上述设备接受上述小苗发出的生物信息能量,在保健期间停止服用药物,停止其它的医疗手段。其中女性39人,男性23人,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47.45岁,其中:高血压病14人,各类骨关节病11人,过敏鼻炎5人;糖尿病9人;癌症等疑难疾病23人,每人每天2小时,每人合计保健时间20~30小时,个别患者因年龄超过60岁,且病程较长,时间延长至40~60小时。他们的主要理化指标在疗程开始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到相关医院各做一次检测,做同体前后对照,高血压患者在疗程期间,每天做多次血压对比检测。他们接受补偿小苗的生物信息能量后,症状、各种功能以及理化检验指标明显改善,体力得到恢。症状明显改善有61人,显效率98%。”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补偿生物信息能量这种依赖於活体植物苗的物理保健疗法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全面提升人体健康水,改变人体亚健康状态、返老还青;在改善大脑功能方面;在抗癌方面以及治疗糖尿病发症、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过敏性鼻炎、骨关节病、再生障碍贫血等疑难疾病方面,有着显着功效”【 17 】

生命信息场导仪的发明和初步验证表明:生物体的确可以向体外发射载有生物信息的微波,在普通电磁环境条件下,生命信息场导仪可以采集放大生物微波并且发射给生物体,影响其生理功能,将在生命科学研究上、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着广阔市场前景。大量临床试验说明,为生命体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实现了人类补充元气的千年梦想,找到了生命健康长寿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姜堪政,袁心洲著:《生物电磁波揭密-场导发现》;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p207页(2007年第一版已经被清华、北大和国家图书馆收藏。)

2.姜堪政:辉光实验(EXPERIMENTS WITH AURAS),又名生物电磁,NEXUS(交叉学科),美国和加拿大出版,1995,12,-1996,1

3.姜堪政:生物微波通讯,全苏有关“非常自然现象”学术会议报告汇编,1990;4

4.姜堪政:苏联发明专利证书,改变有生命对象遗传特征方法及传递生物信息装置  NO. 1828665,1981.12.30. 专利权人,姜堪政

5.苏联科学院,苏联医学科学院,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及一些高等院校对姜堪政《场导论》联合鉴定结论,科学与生活,1989;(8)

6.郑谦等:植物幼苗生物场对高龄小鼠的抗衰老效应,《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第23卷,第6期,第519页。

7.范书铎、郑谦、田伟等:植物幼苗生物场对人体血清性激素浓度的影响,《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第13页。

8.姜堪政、郑谦、唐秉寰: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场对人体的保健与抗衰老作用,《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年第4期第16卷,研究简报。

9.范书铎、郑谦、田伟、姜堪政、郭志宏植物幼苗生物场对人体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6年 03期

10.夏忠弟,陈淑珍,邬国军,肖扬名:植物幼苗生物场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07)

11.姜堪政,郑谦,唐秉寰:实验报告,小麦等植物幼苗的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免疫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 (04)

12.夏忠弟等:植物电磁波对人体作用的初探,《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 Vol.25 No.2 

13.姜堪政,郑谦,袁心洲: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08, (04) 

14.姜堪政,郑谦,袁心洲:生物电磁场对人体抗衰老与保健的效果,《中国实用医药》,2008, (07) 

15.姜堪政,郑谦,袁心洲:生物电磁场对人体免疫功能的提升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08, (09)

16.发明专利:生命信息场导仪;专利号:ZL2008 1 0012369.9;发明人、专利权人:袁心洲

17.袁心洲 王鹏波天然物理疗法,补偿植物信息能量

---保健医疗的新途径,《中国健康月刊》2009,5月,第29卷,第5期,P203-205

18.袁心洲 王鹏波,补偿生物信息能量刻不容缓,《医学信息》,2010年6月第23卷第6期(下旬刊),P328-329

19.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申请号或专利号:201010594614.9 ,发明创造名称:组合式生物信息能量补偿装置;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袁心洲

注:该文章发表在宁老教授协会通讯,2011,07,第21期,P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