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直性脊柱炎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并伴发不同程度眼、肺、肠道、心血管病变等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脊柱强直。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AS)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发病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AS具有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患者的一级亲属患AS的概率达31.3%,HLA-B27阳性不一定会得AS。
2、感染因素
AS发病与慢性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最常见的易感部位是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的沙眼衣原体、志贺菌、沙门菌等为常见的病原体。
3、免疫因素
体内的免疫炎症因子高于正常人,免疫因素参与AS致病过程。
三、强直性脊柱炎的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寒冷潮湿的气候和环境、冷水的刺激;
2、生活工作压力:长期端坐,脊柱不活动,如司机长途颠簸,易造成脊柱损伤;
3、脊柱及关节受力增加,导致肌腱附着点压力增加,进而促进或加重炎症反应。
四、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多发生于16~25岁青年,尤其是男性青年。
初期起病比较隐匿,一般无症状,少数有轻度反应,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由于病情较轻,易延误。
本病以腰背痛为主要症状:
炎性腰背痛:最具标志性的特点之一。呈慢性起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臀部疼痛,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活动后可减轻,持续时间通常在三个月以上;
脊柱强直:可表现为前倾、后仰、弯腰、旋转等脊柱活动度受到限制,为本病进展的特征之一;
前胸壁炎症:可有前胸壁疼痛、胸闷、扩胸度下降等表现;
交替性臀部疼痛:常表现为一侧臀部疼痛,逐渐出现另一侧臀部疼痛,交替发作。
累及出现的相应症状:
累及外周关节时:外周关节肿痛,下肢多于上肢,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多不对称;
累及眼部时:葡萄膜炎为最常出现的眼部损害。患者可出现眼部疼痛、畏光、充血、流泪、视物不清等症状,可单侧发作,也可双侧交替发作;
累及心血管时:可能会引起传导系统异常、心功能不全等,还可能出现心慌、心累、咯血、下肢水肿等症状;
累及肺部时:可能出现呼吸功能降低及呼吸不畅等,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
累及神经系统时:由于脊柱关节脱位压迫脊髓神经,患者可出现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丧失等。
五、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发展
AS病人多有关节病变,且绝大多数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之后上行发展至颈椎。少数病人先由颈椎或几个脊柱段同时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围关节。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六、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脊柱和髋关节的活动度、腰背部的压痛点、足跟疼痛等;2.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MRI和CT等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脊柱和髋关节的炎症程度、骨质疏松以及关节间隙的狭窄等;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单核细胞增生素(ESR)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用于评估炎症的活动程度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4.HLA-B27基因检测: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都有HLA-B27基因的阳性表现;
5.关节穿刺:用于检查关节内的炎症水平;
七、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结果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控制症状、减轻疼痛和僵硬感、延缓变形、防止病情加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